前幾期與大家進行交流了GB 14881中術語和定義、選址及廠區環境兩個章節的內容,接下來將對廠房和車間設計和布局的條款內容進行交流。
一、4.1.1
標準內容:廠房和車間的內部設計和布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避免食品生產中發生交叉污染。
條文釋義:本條款強調了食品工廠設計和布局是以“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為基本出發點,從而防止原輔料或產品,人、物及空間氣體之間三個方面的交叉污染。廠房和車間布局時,宜把潔凈度相同、生產產品不會相關影響的區域布置在一起;在有窗戶的廠房中一般應將潔凈級別較高的區域布置在內側或中心部位;當窗戶密閉性較差,而又需要將潔凈級別較高的區域安排在外側時,宜設封閉式走廊作為緩沖區。
設計原則:符合地區的總體規劃;滿足廠房建筑的要求(包括節約建設成本、廠房匹配程度和適當程度等);滿足安全、衛生和防腐蝕的要求(包括辦公區、生活區、廠前區、生產區合理劃分,合理安排生產車間的朝向等內容);滿足生產發展的要求;生產車間排列分布與廠區環境的相關影響。
小編理解:對廠房和車間設計布局對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需要涉及安全生產、消防、環保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通常廠房和車間設計布局包括:廠區總平面布置、廠區縱向布置、(運輸、綠化和環保、管線)設計、空間的大小、清潔程度不同區域的隔離、人流物流的分離、工藝流程的順暢等。建議參考: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 GB50187-2012 、GB 50687-2011 食品工業潔凈用房建筑技術規范、GB 50073-2013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二、4.1.2
標準內容: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布局,預防和降低產品受污染的風險。
條文釋義:本條款強調了生產工藝合理布局對應食品安全的作用。潔凈度要求高的工序應置于上風側,產生污染多的工工藝應布置在下風側或靠近排放口,入口處宜布置潔凈等級較低的區域。
設計原則:滿足生產工藝的要求(包括生產流程順暢、物流與人流安排合理、動力設施的布置恰當);滿足生產操作的要求;滿足設備安裝、檢修的要求。
小編理解:從食品衛生要求方面考慮,首先,要確定好生產工藝流程及工藝要求,通常按照潔凈作業區、準清潔作業區及一般作業區進行劃分;其次,物料傳遞路線盡量短,盡量利用室內傳遞設施(如緩沖間、氣閘室、傳遞窗等)進行傳遞,車間兩口應盡量少(人流、物流入口);再次,應做到三分開(人流與物流;原材料與半成品、成品;生食品與熟食品);最后,生產區域為了便于開展生產、清潔、檢查、維護及保養,盡量只布置必要的工藝設備且設備與設備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
小編對上述的條款在理解上有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歡迎食品人對不足之處給予指正。
相關閱讀: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一)污染、蟲害理解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二)食品加工人員、接觸表面、分離和分隔的理解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三)食品加工場所、監控、工作服的理解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四)食品工廠選址的要求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五)3.1條款中的兩個“不宜”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六)3.2條款中的廠區環境解讀
GB 14881食品人學明白了嗎?(七)廠區道路、綠化、排水及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隔內容交流